
飲酒的場所,其實是最沒有譜的,要浪漫可在櫻花樹下飲,要隨意可在居酒屋、料理店、小酒吧中飲,家中一飲亦不妨。但有一些日本歌,伴酒時聽特別有味道,稱之送酒歌不為過,憶起甚麼都好,就是有那種一杯又一杯飲下去的感動。
酒場未必須一定有好酒歌,但當你發現有酒場所播的酒歌合你胃口,是可以令你比平常多飲的,酒量也大了,而且這個地方的店主,必定能跟你有所溝通,這是我的經驗,也是一個回憶。昔年我悉心打理居酒屋時,最高興有客人問店中播著那首是甚麼歌或音樂,更有問取CD盒子來一看,我是樂於給客人看,至於外借,我就是如此失去不少珍藏品,回想起也心痛,這些日本版CD是特別珍貴的,今天不易找,找到亦貴死,再買已經下不了手。



另一酒歌酒人故事,我想講一首香港的歌,一首具有八十年代香港初最好時光時間代表性的廣東歌,蔡楓華(左下圖)唱的《倩影》,每次聽到,我心必回到那段時空中。這也是我在日本工作時.於旅途上唱過不少的歌,當時是使用寶麗金卡拉OK錄音帶的年代,在本洲甲府石和、富士五湖等地區,那些日式旅館的酒吧,晚上時有《倩影》、《無奈》等廣東歌聲,唱的就是醉酒的我們,被迫聽的就是飯後悶得無聊的團友。當年之人和物,大多成為人生路上幾天緣份過客,旅行團一散,機場拜拜便人走茶涼,但當然也有一些特別的人和事,是值得懷念的。

這首《倩影》,據悉是他為當年剛出道時為陳秀珠而寫,因為見到她時驚為天人,今時今日,人人見到蔡楓華也驚到走人,陳秀珠也已經演中年富婆,一切都已成明日黃花。
在間中的酒會話題上,我會談起上述這段場面,醉意中我腦海依然記得,當我禮貌地送他出店門時,半醉拖著肥胖身軀的蔡楓華,醉步闌珊往前走,沒有回頭,雙手舉起亂揮跟我說再見的「背影」,3月底的那個晚上,夜涼如水………這就是我的酒歌憶酒其中兩段往事,老總看到定會托一下眼鏡笑說,我寫的東西愈來愈老。事實上我真的老了 ,人生自古誰不老,幸有好酒去煩憂,乾杯!

【2010/03/30 日報AM730 酒藏浪客 專欄撰稿】
blog 後記: 明天愚人節,一位紅歌星藝人的七周年忌日,這裡想貼上一首昔年被遺忘好歌《悟》給蔡楓華和已離世的張國榮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