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達人」是日語名詞,中文意思應該就是專家。「達人」這詞,是香港傳媒近來愛好使用的異形漢字,主要效果就如刊登女藝人玉照時,例選露乳溝的,旨在吸引讀者眼球,目的就是那收視率。 當然亦頻見「清酒達人」一詞,去形容懂日本酒的人,但真正配「清酒達人」稱號的,應該是那批釀造清酒維生的人,「藏人 (酒造負責人)」、「杜氏 (清酒釀酒師」等,他們才是專家。而清酒愛好者,亦即是消費者,當中有一些人就因工作或機緣,成為了對日本酒有一定的認識,近年在日本便出現了一些學自法國葡萄酒的品酒課長,將日本酒之產地、米種、釀造過程等,列製出細緻的資料,成為一套教材,修習後再經考試評審諸多程序,合格了便是「唎酒師」,

一本著名日本漫畫《神の雫 》(中譯:神之水滴),創出一個日英混合名詞,稱一些沒有葡萄酒侍酒師(SOMMELIER)資格者,但卻非常非常喜愛葡萄酒,每天晚上一杯在手,就大談葡萄酒經,而且認為這就是人生最大的意義,這樣的人就叫做「飲酒師 (NOMMELIER)」。我真曾見有餐廳員工卡片,印上這個混合名詞加上SAKE,成為SAKE NOMMELIER 。其實NOMMRLIER 應該譯成「飲家」或者「飲者」,我私下取向「飲者」,只因一句唐詩:「自古聖賢皆寂寞,唯有飲者留其名。」,一代飲者,李白之作品,稱「飲者」何其古雅,那葡萄酒的 NOMMELIER 便續叫「飲酒師」, SAKE NOMMELIER 應該使用「飲者」,以示區別。至於合身份的「唎酒師」,條件必須先是一名「飲者」,「飲者」跟「愛好者」不同,前者能飲,飲而有品,自控能力強,後者只是品嘗卻未必能有酒量,故有區別。
香

清酒,全日本可能有過幾千種,能飲盡所有,是一個窮畢生亦沒有可能完成的任務,更有一些「生」酒,必須在日本飲,難出口海外。在這段飲寫生涯,時能飲得好酒,又認識到共同興趣口味的酒友,久不久更湊齊眾飲者「屠酒」一番,已經是一種人生福氣。在這欄似乎一直寫酒,其實我想說的是酒和人的故事,酒令人和事更虛幻,酒醺下令一切更具情懷。飲酒的身體配額終於有日會盡,但故事卻永不會說完的,如果因為如此寫寫清酒,便被冠稱「清酒達人」,在此想套用一句抵死流行語:「我接受唔到囉 !」
文末,我想頑皮地拿自己來戲謔一下,我不是「唎酒師」,俺是「脷酒師」,哇哈哈 ~~ (日本人看到也給俺氣死!)
1 則留言:
真是一種緣份,否則同道如我輩則未能容易學懂飲清酒矣!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