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樹上春樹喜歡的清酒 (又文題: 落葉味道的清酒 )
自古至今,文人易傷感,被譏為傷春悲秋,其實飲者亦如是。所謂秋天清酒之味,就是從酒中隱隱傳來秋的信息,日本四季分明,秋意易令人感覺到,這不同香港,秋只是淡淡的幾周而逝。什麼是秋味,這可很玄,日前我購得一支好酒,玉川酒造出品的《目黒五郎助‧純米大吟釀》,飲進口就是覺得有一種淡淡的松子味道,其他清酒少有這個味道,昔年我曾以《目黒五郎助》伴日本廣島生蠔,是我永遠記得的一場口腔圓舞曲。一別多年,今夜與喜愛日本酒之劍友再飲,雖然沒有生蠔,但依然以赤貝刺身來令此酒發揮出獨特韻味,其中以修習藝術的女劍友感覺最微妙,她說這是一種北國秋天的味道,而這支酒的出產日期是2009年8月,正是日本北部新潟縣魚沼市的初秋,藝術人敏感和感性,一下子嚐出一個境界,證明此清酒的出身和一切所言不虛。稍後,微醺中我悟出了這個松子味近似秋天落葉的味道。原來如此! 怪不得觸動了我們的味覺神經,條件反射出秋之味。

唯一與《目黒五郎助》在我心中有超然地位的清酒,便是《〆張鶴》 (しめはりつる),是新潟宮尾酒造出品,創立於1819年,也是接近二百年老店。其本釀造酒水準很高,比很多吟釀酒過之而無不及,在日本不少飲者知道這牌子,我留意此酒是因為 村上春樹,他的專用插畫家和亦是作家的 安西水丸 在著作中亦提及愛飲《〆張鶴》純米吟釀,村上 也喜歡這酒。我記下來後便飲到兩次《〆張鶴》本釀造,真是很好的很傳統的日本好酒,是比《目黒五郎助》更高層次的日本酒,可惜改了一個不易讀的名字,又招紙很老土設計,香港人不會對其上心,所以一直難在香港見到上架。我最近飲一次是在中環德忌立街一所新開業的高級日本壽司店,該店有很多酒,竟然被我發現有《〆張鶴》,有趣是駐店侍酒師友人也對其陌生,但共飲下便讚不絕口。伴以白身魚刺身和螢火尤魚鹽辛皆很夾,我反而選其為最佳大啖飲的清酒,配些少食物便足夠。寫著此酒,我很期待飲得《〆張鶴》純米吟釀,讓我一嘗兩位人物當時進飲的口感,但心情卻可能易了解孤獨的 村上春樹,但不易了解多有美人和有趣人物伴飲的 安西水丸,找尋一下其講飲食旅行的書《常常旅行》一看吧,可能有點體會。

秋思故人,但常常故人面貌已模糊,一時間品嚐到這類令人陷入秋思的清酒,可有已經離別的親人、友人或情人,令你懷念追憶呢! 那就多飲幾口有落葉味道的清酒,淺醉下忘憂但卻更加深記念。而更進一層次的傷感,便是一啖酒中,飲者悉知人生步入秋天的滋味,會對一切更戀戀不捨……。
最後想起一首老歌《這個秋天》,原曲乃日本的《青葉城戀歌》,當年我在旅遊車上聽到日本車長小姐演唱此歌娛賓時,已經愛上此歌旋律。其後,香港改成廣東歌竟然成為一首秋味濃郁,成為具代表性的一曲。那演唱歌手男聲是 關正傑,女聲是 鮑慧珊,真的很特別,轉眼三十年 !

【270/10/27 AM730 酒藏浪客 專欄撰稿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