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二, 2月 23, 2010

日本酒不在乎平貴 清酒在乎真偽



閱到1月份《車主》雜誌中,藝人許愿一篇清酒體驗撰文,提到在油麻地某火鍋店飲到便宜,卻又不是假酒的清酒。那瓶中裝《上善如水》,可能是內地製的清酒,飲到他頭痛欲裂......這些清酒似乎從內地流進香港,應該是一些餐廳負責人或買手貪便宜,又不試貨,隨便跟供應商取貨,取一些大路熟口熟面的牌子,上桌便出事。上文許愿先生已經厚道,沒有叫經理出來質問,還飲了接近一整瓶。其實清酒的味道,慣飲者是很敏銳地覺得不妥,《上善如水》(上圖左)本是淡口清酒,而且比一般清酒淡味,是昔年白瀧酒造為香港市場挑選的,誰料淡酒配得一絕世好名(銘柄),便被沒深入認識清酒的香港食客大大受落,成為一個久賣不衰的清酒銘柄。

內地跟香港之風,日本料理店愈開愈多,日本清酒市場出現真瓶偽酒,不足為怪,當連一、兩元的雞蛋,也有人研究造假,如此複雜的化學專才,運用在幾毛錢利潤中,真是令人大開眼界。清酒利潤好,市場又封閉,水貨私貨行貨廠貨,令人眼花繚亂,那偽清酒便絕對有市場空間,有些內地客人根本未曾品嘗過真正日本酒,飲這些不是假酒的清酒,一定伴食刺身照飲一番,大叫「屙耳屎!」。但日子久了,他們周遊列國,巡視過港澳多番,便懂得品嘗日本清酒之真味,不是假酒的清酒,便難再被他們接受。如是我聞,一些南方大城市清酒市場,竟然在香港找《大七.生酛》,更時常說《久保田.萬壽》嚴重缺貨,大量提高價錢找存貨,證明內地消費者,已經進階成飲者了,無奈關稅的問題,弄至國情群魔亂舞。但懂得飲的人多了,那些不是假酒的清酒,便要找出路,進來香港也是理所當然。

何以國內人懂飲《大七.生酛》,這個不能不提香港那間曾創下神話的和風料理老店──紅磡「加太賀」。因為該店是少數在席間提供此清酒,又因此店之神話名氣,一直被國內廣傳不衰,國內山寨「加太賀」也傾巢而出,竟然成為自由行國內旅客朝聖之地,這便是《大七》名揚回國內之一個因由,所以有時一切都是一種機緣巧合,無心插柳柳成蔭。

《車主》一文中,亦有論葡萄與米麥類(即是穀類)所釀造出來的酒,對身體之補損,這老生常談,似乎是有智慧的,國人覺得葡萄似乎比較補身。但在下卻想提出一些特別的資料給讀者去參考,我曾遇一位蘇格蘭人,是我的團友,他說自小其老爸便告訴他,飲酒時不宜水果類混穀類,即是飲威士忌、啤酒、清酒、黃酒、高粱酒時,便不要同時飲紅白酒(上圖右)、拔蘭地、香檳等一類水果釀製的酒,一多飲了穀類酒,再插進一支果類酒,必定容易酩酊大醉,相反插進亦然,無論酒量如何好的人都會倒下。我便親眼見過,多位屬酒國豪傑的劍道老師,如此混飲,被一支香檳弄至大醉,另一女飲者高手,亦因此種情況醉倒。此乃一聞,其二是跌打醫師,多叫看症者忌食葡萄,之謂濕重。我知道不少人飲紅酒後會肚瀉,在下也是這一類人,可以見葡萄乃濕重之物。另外,飲大量啤酒也是沒有好結果,同樣是濕,是中醫必叫人戒口之物。但是清酒和威士忌卻火重,關於這點,飲慣酒的朋友皆了解,至於拔蘭地,在西方乃非牛飲之物,若有些微風邪,便來些拔蘭地行血驅寒,大量飲會肚瀉更上肝火,不過這亦因人體質而異。

飲酒宜有節制,因應環境氣氛和酒腳而定,沒有飲甚麼為最佳之說,但我曾讀一日本人所寫的書,令我對米釀造的酒有特殊偏好,因其稱食米飯民族的腸胃,特別對米有好感覺,對身體會好一點,而且飲食也因地域而異,在潮濕地方飲食濕重之物,實在不合,實例就是何以廣東人喜飲蒸餾米酒,反而驅寒濕;在香港飲啤酒肚瀉者,在日本乾燥之地豪飲卻不易出現肚瀉,這就是因地而異。其實沒有甚麼叫好叫補的,只有適度之樂與過度之損,和地域氣候上乾濕之分。



【2010/02/23 AM730 酒藏浪客 專欄撰稿】

2 則留言:

Julian 說...

刀兄,呢兩日搞緊去Rubuchon Macau食松露lunch(無dinner咁貴得驚人,起碼affordable...)既事,所以無覆到你。

上次夜晚去左搵代理,不過搵唔到。但都算有d運仔既就係sogo見到張鶴《純》既盒,問到代理呢一兩個月內都有機會去sogo擺promote,我亦留低左電話,希望會有回音啦!

係喇,今日又上網四圍遊,點不知搵下搵下比我搵到之前提及過既喜多屋既香港代理,仲有燒酌賣(當然仲有清酒同梅酒啦,喜多屋梅酒幾好味!),將來有機會聚聚就等細佬買黎大家品嚐下吧!

(katana ) 草草一刀 說...

我去年中曾經在sogo購得一支張鶴‧本釀造,自此便再見不到任何之清酒。
好哇,當很多好酒集中到手時,我會網上吹雞搞次【屠酒會】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