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飲食男女〉不再印刷,實體成數碼,對素來存在數碼〈飲食男女〉,從無實體的俺,想一言卻無言,欲論已忘言!又一個快到令人茫然的時代!
所謂傳統和非傳統,只是守舊與創新,未有清酒時何來清酒文化?未有度量衡時何來量計,那「合」又何來第一個「木枡」(木方合)來盛燈油上富士山,清酒之多少合也是4合瓶和10合瓶,見皆整數,但來到現代國際度量衡,卻一合是180 ml,卻不能整數兩毫升,真是複複雜雜,多了轉換計算。
日前赴邀往將軍澳坑口區「一田百貨」,開設了全香港第一個在百貨超市內的清酒吧
(SAKE BAR),雖然只八座,也麻雀雖小五臟俱全,委實精緻,令香港人更能接觸到清酒更進一層次,是一場美事。去試場必有試飲,酒吧日常可提供幾款酒來逐杯賣,讓客人嚐試到心頭好,一杯60 ml,一合180 ml,即三份之一「合」,是將杯子放在「木枡」上,酙酒至滿杯瀉落木合,那傳統「豪俾你」日式賣酒「角打ち」模式。負責人謂不少香港人對那木酒盒感覺不太好,覺得不是很乾淨,不太喜歡會如日本人飲罷杯中酒再將木盒內酒酙回杯內飲,這點不足怪,有人會云華人根本不流行此種酒徒文化,但其實昔年廣東佬飲四兩孖蒸,那杯盛細碟上,瀉出來在碟中的剩酒,酒徒從來不浪費,豪仰碟盡飲有,欺文酙回杯內飲有,就是「飲得唔好嘥」,酒要錢買,而飲孖蒸多市井小民,荷包不常滿,自然有不浪費思維和行為。
回說日本清酒,昔日也是庶民所喜,那啤酒尚未風行時,買醉當然便是清酒了,而銀兩跟度量衡上,亦當然會斤斤計較,一升瓶酙出當8杯賣,1杯只收一合錢,便成吸引飲者之綽頭,心水清一算,即是1杯那一合已是200 ML有多,比起今天「角打ち」更豪,而那種杯更似昔年廣東人那四兩孖蒸酒杯呢!
寫了一大堆,其實俺想說的是,既然「木枡」是賣日式風情花巧,「角打ち」又不能令香港人特別好感,那不如玩一升瓶當九合賣吧!200 ml才是真豪!但尚有一關鍵在,必須鼓吹使用那種諸多式樣的酒器「片口」,將200 ml清酒倒進「片口」,飲者再從「片口」酙進小清酒杯中啜飲,或酙進大吟釀杯中品飲,此舉感覺必乾淨企理和充滿東洋酒文化風味,而「片口」真正用途在飲清酒上也是挺重要的,在冷藏庫內很冷凍的好酒,是未甦醒過來的,酒體在鎖住狀態,並未出現上立香和口感太冰冷,要是能經過「片口」令酒有大幅面積接觸到空氣,其溫度會回升,即是醒酒了,那酒之真味便回魂,更好飲味!
告訴俺如此使用「片口」的高手,他是賣清酒的,當然了解清酒,更云一點更有趣的,使用「片口」飲的清酒,在日本飲時一定會比在香港好味,因為日本空氣比香港空氣好。這類信者得救傳說,俺是相信的,當你曾在日本本土飲多幾回清酒,保你深信不疑!
傳統和傳說都是人來創作的,並不是神,故何以不能反傳統和質疑傳說呢!這才是人類進步和不敗給AI (人工智能) 的重點吧!
最後想來個調侃,當一田都有SAKE BAR,而光明頂都講清酒,日本酒在香港搶灘終於來到一個時代,而市場上各路英雄之全力推廣也逐漸見功效了!飲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