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連多天閱 高慧然小姐在別報上專欄,提到人的進食量宜少不宜多,可能是長壽和保持青春之關鍵要點。
文中提及一位80歲的婆婆,面貌體態像60歲,皮膚好和體態輕盈。她生活是一星期做三次運動,早餐一蘋果,午餐吃快餐店的下午茶,晚上一小碗飯及一點點菜,這可能是她年輕20歲的秘密。另再提及一本是日本名醫 南雲吉則的養生書《一日一餐的健康奇蹟》,他現年57歲,卻比30歲時還年輕!而且血管年齡只有26歲,骨質年齡28歲,腦年齡38歲!相當利害。南雲醫生相信:「生物在饑餓狀態下,身體的某處可能存在着為了維持生命而活化的基因,在空腹狀態時,這種基因能夠掃描存在於人類體內50兆個細胞並修復被破壞或受損的基因。而人類處於饑餓及寒冷狀態時,意識到生存受到威脅,生命力會被活化,亦有助於腦細胞增加。」
這剛好跟日本古藉《劍法秘訣》一書中提及,劍者宜「食量持戒」,鼓勵習者減少食量和戒美食之習慣,更以進食稀粥和味噌汁來避免飽腹。「保持飢餓感,那人便會反應銳利,不陷昏沈」則是俺日本劍道館長之提示,全是和上一段提及的食量上情況有異曲同工之處。武者飽食,古代是挺危險的,跟好色一樣,會害己刀下亡,這放諸今天雖然無刀劍,喜貪食貪色,那豈不是大陸貪官本色嗎?
不論是食量持戒抑或進食量極少,什至一日一餐好,這是戒律,有如不少僧侶堅守的過午不食,是人類意志的考驗,可以感覺到開始時會渾身不好受,時刻在思想中神魔交戰,能挨餓的現代人已經越來越少,食物供應如此充足方便,去選擇保持飢餓感,相當不容易。
至於飲清酒亦不能飽食,那套先食後飲,根本就是會令肚皮再裝不下多少酒,胃漲漲便會停杯。日人空肚邊飲邊食則比較能品飲多一點,況且日本酒餚根本不是油膩華食,多魚介粗菜漬物一類,比較不易飽肚,漲悶感是比較輕鬆的。但當狀態不佳,席間出現漲悶感,則宜停杯了,再飲是受罪兼隨時有連鎖腹瀉反應,慣飲酒者應該會有體會。
在飲酒時都應該學習如上對進食東西的態度,吾輩酒徒,戒清酒是沒可能的,但可以去減少飲量和戒多飲,最好一周一飲,一月一飲更養身,這是有可能做到的。天天捧杯是不正常的飲,何止肝臟抗議,人都會浮腫,體態難會輕盈。昔日不少武士都因貪杯中物,醉醺醺下被刺殺,這個酒後時段便是對武士最危險的,不少索性乎躲藏起來渡一宵,現實的劍客生活都有不少窩囊時,大家莫相信電影和小說的美化。
而清酒中濁酒多飲最有飽滯感,一來甜二來含米渣滓,至於好級數的清酒中,記憶中最有飽感之酒乃《大七‧箕輪門》,此酒什醇厚,香港買比較貴,日本運回的便宜兼新鮮,飲溫必須冷凍,凍點沒問題。
其實做人除了莫飽食而能激活起身體細胞,飲酒莫頻和多外,所謂著數(好處)亦莫取多,取太多只會消蝕人格,成為是非價值觀模稜兩可的人。
最後送上一段俺好友,亦是溫州劍友,對所謂飽食體會的語話作結:「講究飽食的是佔人口大多數的勞動者,沒辦法的,人們只能抱著最簡單的道理行事:吃飽了有勁
。只要是做學問或者練武的,除非性情放浪,都不主張飽食。」俺感覺話中有話。
而似乎我們這個族群,當然包括香港人,佔大多數的都依然在「口腔期」,民以食為先,而且永遠食不飽似的……
6 則留言:
想請教支箕輪門係唔係要一定放係雪櫃保存呀?
當然需要 :) 香港天氣太熱了
定係所有清酒都要擺係雪櫃或酒櫃呀..
最好全放,
在冷氣間反而就普通酒本釀造之類在存放不需進雪櫃
無冷氣, 香港甘熱, 好多酒都會死
明白了, 多謝指教
Oia
發佈留言